 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预备博士生申请表.docx
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预备博士生申请表.docx
	
	        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的,以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为重点,现根据《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预备博士生联合培养暂行办法》的具体内容,开展2016年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预备博士生遴选工作。
	 
	一、申请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祖国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及其它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2.   申请者学历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得国内外知名高校硕士学位(含专业硕士学位)者(在国外获得的硕士学位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2)国内外知名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
	3.   本、硕期间学习成绩优秀,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具有培养潜力;
	4.   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5.   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
	 
	二、报名方式
	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本硕学历学位证书和成绩单、硕士学位论文(附评议书)、个人相关成果证明(含主持或参与项目的立项证明、论文检索证明等)及《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预备博士生申请表》于2016年10月14日前交至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综合管理办公室。
	 
	三、初试及复试
	中心将根据申请者的申请材料进行初试资格审查,并于2015年10月下旬对通过初试者进行复试。复试将采用面试方式,对考生基本理论和运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术造诣和专业倾向前沿动态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深度考查。
	复试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四、录取
	中心将根据申请者复试成绩确定遴选录取名单。
	录取者须在录取名单正式公布前与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签订聘用合同全职开展工作,否则将取消录取资格。
	 
	五、培养年限
	预备博士生培养周期为2年,具体详见《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预备博士生联合培养暂行办法》。
	 
	六、其他事项
	申请者不得伪造相关材料,一经发现,将取消申请资格,同时列入不诚信名单。
	联系人:吴老师
	联系部门: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综合管理办公室 
	联系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曹安公路4800号91porn
E楼202室
	电话:021-69583767
	传真:021-69589464
	邮箱:[email protected]
	2016年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预备博士生招收计划 
	
		
			| 序号 | 研究方向 | 招收数量 | 招收要求 | 
		
			| 1 |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技术 | 2 | 车辆工程或自动化专业毕业,有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相关研究背景。 | 
		
			| 2 | 汽车智能安全 | 2 | 具备国内外高校机械工程或电子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 
		
			| 3 | 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 | 2 | / | 
		
			| 4 | 车辆环境感知 | 1 | 精通车辆动力学;熟悉MATLAB、CarSim等工具;熟悉C++语言;外语基础良好;有驾照者优先。 | 
		
			| 5 | 车辆系统动力学 | 2 | 具备汽车、机械、电子或自动化相关学科背景,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有汽车底盘或新能源及智能汽车相关研发研发经历或曾发表高水平论文者优先考虑。 | 
		
			| 6 | 智能电动汽车感知、决策与控制技术 | 2-4 | 1. 汽车、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通信、机械等相关专业; 2. 对智能电动汽车及相关技术研发有浓厚的兴趣;
 3. 熟悉单片机开发,熟练掌握嵌入式C语言编程;
 4. 有ADAS、无人驾驶汽车开发经验者优先;
 5. 外语水平高,责任心强,工作细致,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 
		
			| 7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与能源利用 | 2-4 | / |